第(3/3)页 虽然,砂子的价格的不高,不具备稀有性,算是市场上比较活跃的交易项目。但是在港岛搞城市升级的背景下,砂子的价格年年升高,并且不愁销路,根本没有停止的现象。 霍官泰集团的置业公司,在英美联合制裁下,处境艰难,将近破产。 1962年,尖沙咀,九龙商业大厦。 霍氏集团连第一根柱子都没打下去,美领事馆便发布封锁禁令,凡是购买九龙商业大厦的业主,不得参与任何与美方有关的商业活动! 英资的“大东电报局”,更是百般刁难霍氏地产的租户和业主,不给办理电话线业务。使租户根本无法开展商业活动,直接导致“九龙置业”解体。 那时内地便是靠开放粤省海域采砂权,投桃报李,帮助霍氏渡过难关。因为,基建离不开砂子,而港岛的砂石资源十分紧张。 在五十年代的经济大发展中,调景岭上的木头早都砍光,全港的小山几乎全是秃顶。七十年代港府已经发布伐木禁令和环境保护政策,绝对禁止在境内挖砂。 加上港岛开展填海造陆运动,临近海域别说挖海砂,还得拿砂子进去填! 石砂、河砂、海砂、沙漠砂四类砂石当中。 港岛可谓一个都冇。 霍氏的有荣公司便成为港岛最大的海砂供应商,虽然地产业务不大好做,但光靠砂石供应,便已是港岛的砂石大王。 吃满基建时代的红利。 同时,有荣公司还会在内地购买河砂和花岗岩,既用来销售,也用来跟海砂一起打制“建筑砂”。 硬度的海砂淡化处理后,加入一定比例的石料,便会成为硬度、品质、价格都占优的成品。 印尼作为一个东南亚岛国,把海域当成矿产,把开采权出售承包。 加上,港岛距离印尼只隔一个海域,所以,港岛第二大砂石来源便是印尼。 和有荣公司的广东砂不同,印尼砂运费更贵,要想赚钱只能走私! 靠走私才有一点点价格优势的产品,其实在有荣公司公司面前毫无竞争力,但砂石盘子巨大,凡是能分到一杯羹,一年都有上千万的盈利。 总有些小的建筑公司,喜欢偷工减料,买不起良品的“建筑砂”,喜欢买普通的“海砂”嘛。 这部分生意和有荣公司不存在竞争,都是港岛社团在偷偷做,街市勇以前做过建筑行业,结识印尼的砂老板不奇怪。 尹照棠抽着雪茄,沉吟道:“勇哥,赚钱的生意,我肯定感兴趣。” “有机会约卖家出来聊聊?” 街市勇笑道:“我来安排,你等电话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