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但唐家有董、陆两家这些松江士人家族作为依靠,如果换一个人,不像自己对唐家情况掌握得这么多,尤其是涉及到倭寇和金山卫所的复杂纠葛,也许自己还真的就放过了唐家了。 就像那太和银庄与丁家并列的第三大股东余家一样,不也就无声无息地不在其列了么? 难道余家就真的没有问题? 就算是余家家有两个进士出身的官员,那又如何? 余承先是两淮巡盐御史,汪文言和吴耀青对那一块最为熟悉,那里多的是他的情报线索,而且甄家盐利中那一成给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衙门的收益,不也就是大多落入了余承先手中么? 真要查,又有几个官员经得起查? 但唐家的做派太恶劣了。 走私贩私也就罢了,勾结倭寇就让人无法接受了,海上抢劫商船,岸上索性就直接里应外 合搞掳掠绑架勒索了,如此恶劣的行径,想要让人放他们一马都不行。对铲除唐家,冯紫英绝对支持。 至于说牵扯出一些官员来,冯紫英也早有预料。 南京六部都察院也好,松江府也好,以及周邻几个府州,都在情理之中,唐家能在造船、航运、银庄等诸多方面做得这么大,怎么可能不和周邻的府州有瓜葛?所以拉扯出一些官员来,也属正常,只是突然间拉扯出一个重臣出来,而且还是位列京师城中几个大佬之一,那就有点儿棘手了。 也难怪两个御史噤若寒蝉。 「还有谁知道?」冯紫英沉吟半晌才问道。 「这本簿册之前只有我们三人看过,现在多了一个大人您。」赵文昭惜字如金。冯紫英点点头,没有扩散,连毛承禄他们都不知道,这最好不过。 动不动,冯紫英也说了不算,甚至顾秉谦也做不了主,冯紫英还在考虑将不将这个情况告知对方,还得要斟酌一二。 有时候告知对方,也只是让对方为难,还不如不告诉对方,也省得人家多一分心事。 「嗯,这份簿册就交给我来拿着吧,你们几人知晓即可,至于后续,这恐怕也不是你我,乃至顾阁老他们能决定的,还是等到回京之后再说吧。」 冯紫英思索半晌之后才作出决定。 这也让几人如释重负。 这样最好,一切责任由冯紫英来扛着。 「那大人,涉及到其他一些,还需要对唐家人进行审讯么?」赵文昭松了一口大气之余,也考虑到另外一个问题。 「当然要问,相关情况要拿出来交给我,除了这一位,其他的恐怕我就得要和顾阁老好好汇报了,至于具体如何来处置,只要不是超出预计的,估摸着顾阁老还是能做决定的。」冯紫英很果断地给了回答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