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就像我一开始所说的,哪怕有一个‘小杨’看到这次的讨论,知道身体器官很重要,不能随便卖掉,我就觉得很值得了。 我更希望‘小杨’们能更‘浮躁’一点,去追求比一部手机更高昂的消费品。他们当中依旧会有人误入歧途,但是我也相信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能在追求当中回归生活的正轨。 说到底,我还是对咱们这个社会的发展比较有信心。 如果非要说我这两篇批判了什么,那就是我自己。这才是我该写的,结果迟了几年才写出来。不过幸好我想起来写了,也许并不算晚。” 董倩和观众其实都没有太懂张潮这番话的含义,只觉得这是一个作家的自我期许太高了,才会这么说。 不过关于引发的争议,以及在接受采访过程中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论,张潮都已经解释得非常完整和清晰了,虽然并不如有些人所愿,但却把人们的思考引向了更深远的地方去了。 董倩趁势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:“对于‘小杨’,哦,还有所有曾经因为这件事批评你的读者、观众,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?” 张潮沉默了一会,用一种既郑重又淡然的语气道:“我想对屏幕前的‘小杨’们说——请一定要活得比我的更好些。 你们在吃3块钱的套餐时,记得再多1块就能给自己加个蛋;日结工作下了班,别总往网吧里钻,多去公园里散散步,晒晒太阳;如果暂时找不到妈妈,就先当自己的家长。 把自己的肾守住了,未来总有人会为它开个合理的价钱——它比你们想象的重要。” 说到最后这句,张潮、董倩,还有电视机前的观众,都忍不住笑了出来。 笑过之后,张潮接着道:“至于那些骂过我的读者、观众,如果你们的孩子将来想当诗人、快递员或者其他你们觉得不靠谱的职业——别急着摔东西,先带他去吃顿猪脚饭,让他看看八块钱能换来的尊严能有多结实。 我觉得大家迟早会明白,真正的物质丰裕不是让所有人都买得起iPhone,而是让卖肾买手机的故事变成一则荒诞的古早传说;所谓的‘浮躁’也不用总拿来批判年轻人不安分,这世界得能容得下有人想站着写诗,有人想躺着看云。 到那时候,你们再指着我的说,‘看,张潮写的这些破事,早过时啦!’” 这一期的《面对面》结束了。 所有看过节目的观众都觉得意犹未尽——张潮说了很多,一时半会大家消化不完,但是他骨子里对普通人,甚至是底层人的那种善意,却实实在在地让人感受到了。 大众也开始反思,我们的生活明明还缺乏各种各样的物质,为啥还整天被批判“物欲横流”? 就不能等到这件事发生以后再说吗? 还有“人心浮躁”,追求上进、追求成功,怎么就是“浮躁”了?我们社会之所以有活力,不就是因为大家都“浮躁”的缘故吗? 而在深圳看电视的余华、苏童则看得更透彻些,余华就说道:“张潮最后这段话不就是鲁迅名言的翻版吗?” 苏童道:“鲁迅希望自己的文章‘速朽’,张潮则希望自己的预言‘落空’,本质上确实是一回事。但是鲁迅的文章并没有‘速朽’,反而愈发有生命力。 那么张潮的预言呢?……” 说到这里,苏童闭了嘴,两人相视而笑,不过却带着苦涩。 不过也有敏锐的人忽然反应过来,骂道:“这个小油条,他这是避重就轻啊,压根没有解释借着这事开发苹果手机应用发大财的事呢! 不行,不能放过他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