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我们讲造反也好,起义也好,驱逐鞑虏,恢复中华也好,本质上都是社会资源的再分配,只要资源能在宏观层面上满足百姓需要,让百姓过上好日子,反不反清,复不复明,杀不杀鞑子都不重要。” 贾六是无神论者,所以他不信邪,也就是坚决不相信只用不到两年时间滚雪球壮大的兴汉军,会是一支文官不爱钱,武官不怕死的新兴革命队伍。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贾六还打个屁,直接回京办个功德林,代表爱新觉罗接受改造好了。 谈的好的话,说不定还能落个紫禁城之主的强宣称。 谈不好,大不了回赫图阿拉老家带着老婆孩子种地好了。 起码,关外三陵是他贾六祖产吧。 没钱了进去拿点,太祖太宗敢说个不字,当场就把他们扬了。 当然,贾六也相信兴汉军内部存在一个有信仰的集团,但这个集团相对于兴汉军整体而言,其实是个少数派。 这个集团之所以存在,不过与其岳父顾师道一样,源于对衣冠的坚持。 源于明清的百年世仇。 这个坚持和仇恨导致这帮子明朝遗民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,同大金川的高原人互相勾结,甚至不排除他们与缅甸方面的反清势力也有联系。 这就是历史的复杂性。 没有绝对的好与坏,也没有绝对的黑与白。 放在贾六身上,他对大清究竟是好还是坏? 说他是好人,肯定抬举他了,也违背客观事实。 因为大清今天的多灾多难完全是他一手造成! 要不是他为了一己私利,把大清能征善战的将领们坑光,大清这会怕是早就平定大小金川,明天会更好了。 但要说他是坏人,那肯定也不符合事实。 毕竟,大清的天现在是他在扛着。 为了大清,他累的都胖了一圈了。 那么,在实际斗争中,贾六就要注意区分谁是敌人。 或者说,谁是真正的敌人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