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洛阳城,大营门外。 且说袁绍送走苏曜,正跟部下们悄悄嘱托如何巩固河北时,万万没想到那冠军侯竟然去而复返。 这一下可把袁绍紧张的不行,生怕苏曜再提什么过分的要求。 然而,这一次他却想错了。 那姓苏的小子不但并未提出威胁和要求,反而是提出要与卢公一起要给他表功? 这一下子可把袁绍整不会了,尤其是当他听到“南阳太守”这个职位时,脸上惊愕的神情更是难以言表。 “没错,南阳太守。” 苏曜微笑着点头,继续说道: “袁公名门出身,在讨董联军中威望甚高,最关键的是这次袁公愿意摒弃前嫌,与我携手并肩,鼎力相助西征之事。” “袁公如此高义,我苏曜又怎能小气呢?” “故而我之前便一直想该如何报答袁公的恩义。” 苏曜说得很是认真,袁绍则微微张着嘴不知该如何是好。 “那那为何南阳呢???” 南阳郡,天下雄郡也。 其人口众多,经济繁荣,群英荟萃人才辈出,又位于中原的南北冲要地带乃,地理位置优越,是中原诸郡之首,兵家必争之地。 昔年王莽篡汉时,光武帝刘秀就是在南阳起兵,最终推翻了新莽王朝,建立了后汉政权,开光武中兴,是以南阳郡在此时又有“帝乡”之称。 若说冀州乃是天下第一州的话,那南阳就是天下第一郡! 在后汉中央政权运转正常的时候,南阳郡守是几乎可以与九卿划等号的高官,有着极为特殊的政治意义。 一个人如果当了南阳太守,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,那么短则数月,多则一两年,此人必入中央,拜九卿之位,距三公咫尺之遥。 而眼下这天下大乱,朝廷式微,南阳郡的地位就更为重要了。 谁能掌握南阳郡,谁就能在这片乱世中占据先机,拥有更大的话语权。 尤其是这里还紧邻京师洛阳,可谓尖刀在手。 袁绍万万没想到,苏曜竟然会提出让他担任南阳太守的提议。 他心中惊疑不定,不知道苏曜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。 让他袁绍来当南阳太守,这是何等的自信?还是说这是他的天真? 想要诚心的拉拢自己,觉得两人未来还可继续携手合作? 亦或者心怀鬼胎,把自己放在眼前,准备未来稍有不对,就第一个拿他袁绍开刀? 袁绍搞不明白,不过他很讨厌这种失控的感觉。 他的根基在河北,他和许攸、逢纪等人谋划了那么久,都是为了眼下的机会,怎能轻易为这一点甜头而改变呢。 于是乎,袁绍虽然搞不懂苏曜的想法,但他还是直接拒绝了苏曜奉承: “都说无功不受禄,袁某至今寸功未立,如何敢受此高位?” “况且,袁某今日已是骠骑将军,无需再领地方。” “冠军侯若是有心的话,或可奖赏下将士。” 当即,袁绍就提出,他手下有些个颇有名望,且在此次会盟中出力甚多的人,可以给他们封個不那么高的位置。 比如在河北谋一小郡等等。 不过苏曜只是微微一笑,自不会让袁绍如愿。 开玩笑。 作为知道历史走势和后续剧情发展的人,苏曜太清楚袁绍在未来若是放着不管,会发展成一个多么庞大的巨物。 虽然最终曹袁争霸以曹操的胜利的落幕,但是正儿八经的,官渡之战绝不是那决定胜负的一击。 即便遭遇了那等败仗,痛失十万大军的袁绍,其依然坐拥河北四州之地,远未到行将就木的时候。 大胜后的曹操依然对着这北方的巨物无可奈何。 然而,不得不说,世事无常。 个人的寿数,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影响太大了。 袁绍的早亡,以及他对继承人的糟糕选择才给了曹操各个击破的机会。 即便如此,平定北方那些分裂后的袁绍势力,曹操也依然花了数年时间。 也就是这一磨蹭,给天下各地的其他诸侯留足了发育时机,数年来各地都在征兵备战,相互兼并,大搞军备竞赛,为最终的赤壁之战的惨败和天下三分的局势埋下了伏笔。 袁绍的势力便是如此强大,知道这些的苏曜又怎么可能放任他去野区偷偷发育呢? 老兄,河北你就不要去了吧。 故而,对于袁绍提出的那些小伎俩,苏曜自然不会让他轻易得逞。 尤其是那个什么骠骑将军的,苏曜可太知道那是怎么回事了。 于是乎,苏曜微微一笑道: “说起来咱们这回若是顺利解救陛下,待到论功行赏的时候,提起袁骠骑的名字,怕是也不太方便呀。” 一句话,袁绍顿时无言以对。 他自然知道,苏曜这是在点他,你这骠骑将军乃是矫诏来的,并不是个正经来路的官职。 袁绍脸色微微一变,随即又恢复了平静。 他自己如此,那苏曜的车骑将军又如何呢? 先帝的遗诏? 天下谁人会信? 咱俩明明是半斤八两。 不过袁绍正准备反驳,苏曜则轻轻放过了此事: “况且骠骑将军虽然尊贵,但手下却并无领地,乃一光杆头衔。” “我知袁公现在大军都要靠冀州牧等人供饷,如此寄人篱下岂不是与公的盟主名号大不相称?” “你既然拒绝了董卓的渤海太守之职,那现在南阳太守之位则是非公莫属。” “先太守张咨也是讨董有功,该当升职,袁公正好接替他的职位,派人去南阳接管,也是为咱们西征讨董的大业守好后门啊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