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修武县。 战局日渐紧张。 叛军们近来的日子十分难过。 顾熙并没有丝毫的手下留情,自怀县一役之后,便以雷霆之势攻打叛军,打的叛军节节败退。 旬日之间,便已彻底将叛军逼退至太行山南麓与黄河之间的密林、水泽之中。 此地确实是一处适合藏兵之地。 且最关键的是,叛军之中显然是有了解此地地形之人。 在地利的加持之下,竟真的稳住了局势。 对此,顾熙亦是无可奈何。 此地地势多变。 虽有密林,但因靠近大河、丹水,水泽亦是众多。 他连火攻都不能用。 在不了解地势的情况之下,只能派人封锁住了沁水河道,打算断叛军粮草,将整个叛军拖死在这里。 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,叛军接连有人突围。 但如此地势有优自有劣。 顾熙只需要着人占领高处关隘,射杀突围者,便可将所有叛军都挡在这里。 如今天下,可以说所有人都在关注着河内的战场。 这场大战虽名为顾熙平叛。 但暗中的博弈,除了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之外,又有谁能看不出来? 当听闻这个消息之后,四方皆震! 哪怕早已知晓顾熙之强。 但如此战况,亦是震惊到了所有人。 这些人可不是那些没装备没训练过的叛军啊! 竟也扛不住顾熙的进攻? 整个大汉的气氛,于这一日起仿佛都变了。 各地暗涌不断。 虽然没有人会愿意去当这个出头鸟,但他们也自不可能放任顾熙再这样下去了。 几日内,各地叛军接连而起。 声势之大,震动天下。 这些叛军就如同是提前约定好了一般,直奔河内而来。 但顾熙对此亦不是没有准备。 他为何没有与顾氏以往的盟友联手? 因为此事联合就是天方夜谭。 世上怎会有一直不变的联盟呢? 昔年与顾氏联盟之族,虽然他们还比不上顾氏,但无一例外皆是当今天下最为显赫的一批人之一。 顾熙此次要做的改革最影响的便是他们。 联手之举就是天方夜谭。 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,顾熙此举能伤害到一批人,那就对一批人有利。 他这么做,就是要重新分配资源的。 谁又能不眼红世族的地位呢? 以当前天下之局势,谁又看不出来顾熙到底是要做什么? 这是属于两个阶级的博弈! 哪怕这些人都不会浮于水面之上,只能于暗中出手,但对当前局势而言却已经足够了。 各地既有叛军,那便自有义士招募人马阻挡。 当初顾熙那个鼓励“寒门”的政策可还在。 面对这所谓的叛军,平叛就是天生占据着大义。 一时之间,天下风云四起。 孟津关。 作为洛阳八关之一,整个孟津关的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。 不仅仅是洛阳以北的门户之一,同样还是黄河的重要渡口,可称为交通枢纽,贯穿南北。 顾熙于整个洛阳八关内的安排极多。 其中控制整个关隘的将领,都是顾氏的死忠。 他们每一个人,都是巨鹿子弟。 世代受顾氏恩惠。 并且每一道关隘之中也不是只有一人,上下将领之中几乎有大半都是这种。 但无论是再怎么严密的守备亦或是会有漏洞。 任何人在面对巨大的利益之时,都有可能会变成魔鬼。 ——就在昭宁二年,七月二十。 八关几乎同时生变。 有甲士相继杀向自己的什长,甚至还有什长率领麾下之人杀向军侯。 这注定是一场大变。 没有人知道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。 但面对这内部的突然叛乱,镇守关隘的将军虽然反应不慢,但亦是根本都来不及阻挡。 又有谁能想到呢? 这可是洛阳八关,是大汉这个都城的最后一道防线。 从刘秀再立大汉至今。 洛阳附近何时生出过叛乱?更何况还是从内部发生的? 而就在大变之后。 何太后的手书亦是相继传开。 这手书迅速稳住了那些毫不知情的将士。 整个洛阳八关于这一日洞开,董卓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,引兵直穿孟津,渡黄河而绕道丹水河谷,以避免被顾熙的斥候所查。 进而直接杀向河内。 董卓这一次显然是做了十足的准备。 饶是至今,他都未曾将此次到底要袭击何人告知给属下。 只是率军极速奔袭。 他原本的想法是直接袭击顾熙军后方。 但麾下一名名为“贾诩”之人,则是给他想出了个办法。 那便是分兵两路,一路袭顾熙辎重大营。 另一路则由他亲自率军袭击。 按照贾诩的话来说,那便是此举无论结局如何都会有大用。 哪怕袭击不成,断其粮草亦是能掌控胜局。 他们必须要让顾熙没有反击的机会,如若不然那他们便都有着性命之忧。 董卓觉着十分有道理,索性便将自己麾下三千人马,分成了两路。 一路千人,由女婿牛辅率领直扑汉军粮仓。 一路两千人奔袭顾熙后方。 顾熙的粮仓位于怀县西郊,北依太行山余脉青龙岭,南接丹水河谷,地势易守难攻。 这是十分合理的战术安排。 粮草乃是三军之重,顾熙自不会将所有重担都压在洛阳身上。 贾诩此举就是抓住了这一点,想于粮草之上给予顾熙军压力。 三军奔袭而去。 董卓本就出生于凉州豪强,尤善骑射,并自幼结交羌人首领,麾下几乎皆是羌骑。 这些人尤善奔袭。 在当前的这种局势之下,这确实是起到了大用。 这些人甚至都不知道面对的是谁,便开始了对顾熙军的冲锋。 顾熙确实未曾料到如此大变。 董卓绕路而行,确实是起到了妙用。 突然杀入战场的羌骑,瞬间便打散了顾熙于叛军的包围圈。 而面对如此巨变。 一直关注着顾熙军队动向的叛军自然不会放任。 隐藏于山林水泽之间的叛军再次反攻。 也好在顾熙此次所率领的是最为精锐的中军。 最关键的是有顾熙在此,让这些人都抱有着必胜的信念,没有因为突然发生的转变,而彻底溃散! 这就是士气的重要性了。 大军若是溃散,于这种情况之下定会惨败。 但在当前的这种局势之下,整个朝廷军亦是迅速落入了下风。 董卓自不会留手。 当他选择率军入关之时,便已经没有了退路,他着人散播流言,称“朝廷军粮仓已毁”,想要再乱军心。 局势彻底大变。 整个战场之上,杀声不断。 军营之中。 气氛无比凝重。 “报!!!禀太傅,叛军杀出以我军包围,我军腹背受敌!” “报!太傅.敌军突破已我军右翼.” “.” 面对这一桩桩的战报,顾熙此时的表情也有些变了。 他眼神之中满是杀意。 顾熙于洛阳之内统筹天下,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董卓屯兵于安邑? 只不过是他未曾在意。 这并不是顾熙自傲,而是时局所致。 此役他就是要以雷霆之势打垮世家大族的所有心思。 而且如今之天下各地私兵本就极多。 若是所有人都要在意的话,那他也无需再想这些了。 在顾熙眼中,他只需要大胜一次,便可压住天下有心之人。 而且洛阳八关本就是重镇。 安邑之地虽靠近洛阳。 但想直接越过八关而进河内亦是痴人说梦。 他将整个战局定在河内也正是因为如此,便是想要借助洛阳之地免于自己的后顾之忧。 但董卓如今能突然出现在这,那便是有一个原因。 ——洛阳出问题了,何太后出问题了! 唯有何太后的太后旨意。 才可以打开八关城门。 但此时此刻再想这些已然无用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