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九洲东部,地域辽阔无边。 隋,元,宋,明,还有离阳北莽等等国家全部盘踞于此。 诸国林立,纷争不休。 每一天都在发生着种种事件。 像之前的高句丽,白川城,襄阳战,还有王阳明成圣。 种种事件,都在吸引着周边诸国的关注。 而现在。 整个九州东部,就像是突然陷入了安静。 当然,这并不是真的平静。 而是一场狂风暴雨之前短暂的安静。 明,宋,离阳,北莽,还有其他其他的小国,异族。 所有人视线都落在了两个地域。 一北一南,一东一西。 如同两个升起的暴风眼。 当然说是两个暴风,但其实是一个事件。 北面的大隋玉门关,南面的这是北莽境内的白川城。 这就是各个势力都在关注的两个地点。 因为所有人都清楚。 当南京城这个风眼不断北移,和玉门关的风眼合二为一的时候。 也就是高长生踏足大隋西北地域的时候。 就是这场惊天风暴,彻底爆发的时刻。 当然,这场风波的主角是大隋和蒙元。 具体点,是高长生和铁木真。 和其他人,其他势力并无关系。 虽然说两军的对战,不可能不影响其他国家。 但那种影响至少也要等到双方分出胜负。 至少眼前,他们不应该担心这种情况。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。 至少,如今南京城周围的势力,离阳,北莽,北凉,都处在提心吊胆的状态。 毕竟这几个势力,都是和高长生有仇的。 甚至就在高长生返回之前,离阳北莽还在对他用兵。 他们当然担心高长生控制不住怒火,对他们动手。 南京城中。 浩浩荡荡的军队已经从城门处滚滚而出。 飘扬在队伍前方的是一面醒目的高字军旗。 定彦平罗成等人,已经接受高长生的军令,先行返回大隋。 此时跟在高长生身后的,是李世民,杨玄感,李药师三人。 三人本是之前因为六州防务,从国内临时调来。 认真的说,几人并不是高长生麾下,打完就应该返回。 但如今,三人可不敢有任何异议。 先不说,高长生如今手持靠山王令。 单单如今高长生的模样,他们就不敢说出任何拒绝的话。 几人都不是傻子,就如今高长生这幅杀气腾腾的模样。 他们毫不怀疑,只要一个不字出口,那么先一步祭旗的就会是他们几个的头颅。 大军阵前,高长生一马当先。 没有帅仗,只有一人,一刀,一杆飘扬的军旗。 这不是一种正常的行军之阵。 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冲锋的阵势。 哪怕没有起势,但只要一看,就可以感受到,那种随时可以爆发的极致攻击力。 身后。 杨玄感三人,紧随其后,而且时不时的还在互相对视。 三人可以说是如今大隋后起之辈中,最杰出的几个。 都是绝顶聪明之人。 出发之前,高长生已经几乎说明了目的。 祭旗。 用什么祭旗,毫无疑问是敌人的命。 但高长生心中的目标究竟是哪个,他们却不得而知。 毕竟之前已经说过。 如今南京周边,存在的势力,几乎都和高长生有仇。 他对谁出手,都不是什么让人奇怪的事。 甚至退一万步说。 如今的大隋,如今的隋军是什么状态。 那就是一个要爆炸的火药桶。 尤其是高长生的部队。 将为兵之胆,帅为兵之魂。 如今南京城的部队,和高长生一样,那就是一支已经出鞘的屠刀。 别说有夙怨的敌军,哪怕是无冤无仇,只要高长生一声令下,恐怕都会被碾成粉碎。 而高长生出发之前的目光环绕,毫无疑问就是在寻找目标。 西面的北凉,北面的北莽,南面的离阳。 可以说都划入了高长生的刀光之下。 想到这里,李世民三人不由自主的对视了一眼。 三个目标,三个方向。 其实根本不用高长生说明。 南京城四扇大门。 若攻北凉,必然由西南两门出兵,沿龙腰孤塞两州,两路直扑北凉。 攻离阳,毫无疑问,肯定是从南门而出。 而现在,他们的大军,是由北门出发。 北面目标,毫无疑问,只有北莽了。 几人没有想到,最后高长生竟然把目标放在了北莽身上。 但细想之下也并不让人意外。 玉门关在大隋西北。 那是他们的最终目标,所以无论如何,他们都是要往北而去的。 打离阳打北凉当然简单,但两地都在南京城的南面。 对这两地攻击,必须要走回头路。 当然了,虽然心中思考,但几人谁都没有出声。 对如今的几人来说,需要做的,只是听从高长生的命令。 “报。” 就在几人思考的时候。 前方探路的斥候返回。 三人都是神情一肃。 此时斥候返回,莫非是前面发生了敌情。 南京城周边,西面是北凉以北的姑塞州。 南面则是幽州以北的龙腰州,东面是两锦之一的锦西州。 而正北面,则是近乎将北莽拦腰截断的提兵山脉。 这次他们行军,并不是沿正北方向前进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