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-《秘书长》
第(2/3)页
“她?让她自己去吧。不行你问问她。”
程一路想了想还是打电话问吴兰兰,吴兰兰也觉得奇怪,问:“是不是老爸生气了?”程一路没说,吴兰兰说:“那好吧,我也回去。好在这边的事也谈好了。”
吴兰兰确实谈好了事,她所在的投资公司投资一点五个亿,与蒋和川的南日集团合作,开发南州南日小区。同时,她还投资一千万,与冯军合作,开发仁义的矿山。这两项工程,都是大动作。程一路听了却不免有点担心。按理说,有人来南州投资,是对南州经济发展的一件好事。但是,吴兰兰这次投资合作的两家,南日和仁义县,程一路都不敢太过于信任。冯军的小矿山整治势在必行,如果真整了,停了,吴兰兰的钱就打了水漂。蒋和川的南日,现在看起来红红火火,但背后到底怎样。就程一路所知,也并不是十分的乐观。
程一路本来想找吴兰兰谈谈,但看吴兰兰兴致很好,冯军和蒋和川也左右不离地护着,实在找不着合适的机会,因此直到上飞机时,他终于没有谈成。他给老首长送了一副字画,是请南州当地一个很有名气的书画家作的。老首长很高兴,说这礼物最有意思。高雅,又代表着南州的地方特色,他喜欢。冯军和刘卓照也送了礼物,冯军送的是一块用仁义县的矿石雕出来的八骏图,刘卓照送了一床湖东当地生产的高级羽绒被。蒋和川本来也送了礼物,但是老首长坚决不要,只好拿回去了。
老首长的突然离开,让程一路心里多少有些不太好受。这个长假,他本来以为能好好地陪着老首长过的,却不想出了雷远程的事,其他的一些事又让老首长不开心。跟老首长在一块,自己能回到自己的青春时代,能感受到当年火热的部队生活。他的内心深处的军人情结,总在不断地萌动。送走老首长后,程一路立即让鲁胡生给一些正往南州赶的战友打电话,让他们不要来了。但是,有几个战友已经快到了。程一路只好吩咐鲁胡生,既然到了也不能怠慢,大家中午就继续在湖海山庄吃饭喝酒。这是假期,适当地喝一点酒也是无妨的。
下午,马洪涛从九寨沟打电话来告诉程一路:“大队人马中有人出了点事。不是大事,但也不是小事,请秘书长指示怎么处理。”
程一路问到底什么事,马洪涛却支支吾吾。程一路有点火了,马洪涛才说是有一个同志晚上到外面宵夜,酒喝得有点高了。结果跑到美容院里,被敲诈了。程一路哼了一声,说:“这还是小事?还有什么是大事?听着,从现在起必须集体行动。至于这个同志,先批评,回来后再作处理。”
马洪涛战战兢兢地挂了电话。程一路的气却没消。吴兰兰来电说老首长已经到家了,心情还不错,又问程一路剩下的几天怎么过。程一路说:回到单身时代,也是很幸福的事。吴兰兰在电话里笑了,笑了后说:其实我真的很想在南州陪陪你的。可是老爸……程一路马上道:我一个人行的。谢谢了!吴兰兰又笑了,然后告诉程一路:任怀航书记晚上要飞到北京来。
程一路委实感到有点吃惊,但是,他没有表现出来,也没有对任怀航到北京表示什么想法,只是在电话里干笑着。吴兰兰也笑,笑声中道了再见。
回过神来,程一路想任怀航怎么突然要去北京呢?而且一般情况下,任怀航的出行都是程一路事先知道的。要说在市委班子里,对任怀航书记的行踪掌握得最清楚、最明白的,那一定就是身为秘书长的程一路了。但这几天,任怀航好像有意识撇开了程一路一样。当然,现在是长假,领导干部的长假,作为秘书长,也是不宜多问的。
中午吃饭时,冯军曾说到过吴兰兰。说吴兰兰风韵犹存,程一路当时听着有点想笑。吴兰兰也才四十岁,职业女性最黄金的年龄才到,有一点风韵是正常不过的。没有,才叫不正常呢。冯军听了,也笑,但是那笑,现在想起来有些莫名。记得冯军还说了一句:任书记对吴兰兰印象特好。
冯军说这话时,眼朝程一路看着,似乎有些说不出的暧昧。
难道任怀航书记与吴兰兰……程一路没有再往下想。任怀航到南州四年来,好像还不太听见关于他的桃色传闻。当然,程一路知道任怀航也不是在这方面干干净净。就程一路所知,任怀航在省城也有一个很要好的女人,是一个大企业的老总。年龄比任怀航小,长得挺好。有一次,程一路陪任怀航在省城请客,这个女人当时就在作陪。从他们的说笑和眼神中,程一路看得出来他们之间是有故事的,而且不是一般的故事,一定是个很久远也很浪漫的故事。到了任怀航这样的市委书记的级别,选择女人就很慎重了。彼此有关系,又必须长期处于地下状态,更重要的是能接受这种状态,这才是最根本的。那种把爱情挂在嘴上,甚至吵吵闹闹的,已经不太适合于这个年龄和这个层次了。
吴兰兰是不是这样的女人呢?
程一路也拿不准这一点,毕竟十年了。十年的时光能改变的太多,一朵花会凋谢和开放十次,而每一次的凋谢和开放,又绝对不同。吴兰兰这样一个生活在京城的单身女人,内心世界的花朵到底怎样,早已不是现在的程一路所能感知的了。
程一路感到有点累,回到家里,张晓玉打来了电话。接完电话,他和衣上床,很快就睡着了。
南州的五月,正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。天气温暖,花朵开放。程一路好好地睡了一觉,醒来时,天已经黑了。王传珠打来电话,问秘书长晚餐怎么安排。他是担心秘书长一个人在家,生活不方便。程一路说:“不必了,我一个人有办法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