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如此,我们得到了一个关键线索。” “受害者,孙淼,故意吃下含有寄生虫的虫子,并且,故意在体内,让寄生虫繁衍壮大!” 王盛愣住。 故意吃的? 故意吃虫子,倒是能解决逻辑上的不同,但是,新的疑惑,也会出现! “为什么故意吃!?” 王盛眉头拧成一个疙瘩,“吃虫子,百害而无一利,除了让身体越来越差,还能有什么好处!?” “不知道,不过,人做什么,都会有一个目的,吃寄生虫也是如此!” 徐驹摇头,这个疑问并没让他的思维慢下,“如此,我总结出了一句话,‘受害者有个目的,而想要达成这个目的,需要吃下寄生虫!’” 吃下寄生虫才能达成目的!? 王盛嘴唇蠕动,但却并未说出什么,他感到一阵如鲠在喉。 “之后,我顺着这条线索,开始逆向,推理对方的心态。” “之前我说过,按照公式来做题,心理和环境,是缺一不可的。” 徐驹淡淡说道,前两次案件他都有提过,比如李涛杀人时的心理,又或是,赵顺的恐怖谷效应。 这起案子也可以! “王队,我刚才跟你说过‘既怕兄弟过得苦,又怕兄弟开虎子’。” “这句话的意思,你应该能理解。” 王盛点头,虽然看不懂虎子,但不妨碍理解意思。 “解释就是,怕兄弟过的苦,又怕兄弟过的富!” “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心理特征,是因为落差引起的恐慌,害怕。” 徐驹解释,同时还给对方抛出一个现象。 现象很简单,就是普通的‘朋友圈’。 不是软件的朋友圈,而是现实的朋友圈! 一个普通人,不可能突然认识一个大佬。 一个大佬,也不会出动去认识一个普通人。 搁在他们之间的,就是‘朋友圈’这三个字。 能当朋友的,往往都是身份层次差不多,认知三观差不多,娱乐方式差不多,换句话,也就是阶级相同! 当然,首先要剔除那种从小一起玩到大,半路起家,又或是二十多岁,思想不固定的富二代。 三四十岁,普通人几乎没办法正常的结交一个高于自己阶级的人。 用一句话来概括,就是‘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!’ 如此,便有了虎子那句话。 怕的是兄弟过的好? 大多数人,是怕自己配不上兄弟,怕兄弟不和自己玩了,有了新的圈子,所产生的焦虑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