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王翦的儿子王贲,年少英武有大将之才” “蒙骜的孙子蒙毅,文韬武略,无有不通.” “这是蒙毅的兄弟蒙恬,心怀大志,胸有军略,乃大将之才.” “这是羌瘣之子.” “这是张唐的儿子” “这是樊於期的儿子.” “这是杨端和的儿子.” “这是桓齮之子.” “.” 也难怪嬴政如此兴奋,他接受了李云泽的建议,试探性的向着老秦人的勋贵们伸出了手,完全没有想到会得到如此热情的回应。 就这一下子,嬴政的腰板立马就硬了起来。 要知道大秦七成以上的兵权,都是掌握在这些武勋们的手中。 剩下的那些,当然是宗室皇亲,外戚们掌握。 历史上嫪毐的叛乱之所以失败,最为根源的缘由,就是他没有兵啊。 别看嫪毐封了侯爵,又养着数千敢战的门客,可在真正的秦军面前,却是屁用没有。 手上没有兵权却是要去搞叛乱,那除了受死之外绝无幸免的可能。 李云泽的目光扫过这些年轻且稚嫩的面孔,一幅幅历史感极强的画面就浮现在了脑海之中。 灭六国,击匈奴,下南越。 大秦帝国横行天下的时候,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。 李云泽轻叹一声‘帝国之乳虎啊。’ 秦国历代都是名将辈出,这绝对不是什么风水,什么巧合。 而是因为此时的大秦,乃是标准的古典军.国.主.义国家,再直观些说就是,拥有国家的军队。 几百年的战乱下来,武勋们每日里不是在打仗,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,心中所思所想,也都是与战争有关的事情。 这等环境之下,催生出一代代精通战争的将领来,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。 尚武之风尚在的时代里,像是汉唐时期也是名将辈出。 可再往后就不行了,尤其是儒教大昌之后,所谓名将那都是凤毛麟角,甚至被往日里连看都懒得多看上一眼的杂鱼们窃取天下。 说话转回来。 李云泽面带笑容的与一众勋贵子弟见礼,算是互相认识。 这边就有王贲迫不及待的跳出来“久闻先生大名,摘叶飞花之术技惊四座。我等想要与先生讨教一二.” 这边话音刚落,那边李斯已经是忍不住的嗤笑出声。 一瞬间,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向了他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