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0章 黄河-《启复汉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对,等我们占领了黄河上游的所有土地,到时候将黄河两岸的土地,特别是黄土高坡地段全部种上树,黄河水里的泥沙将会大大减少。最后在黄河下游修建截水坝,增加水流速度,黄河水就会携带着泥沙一路入海,甚至还能将河底沉淀的泥沙也冲走。”刘信启一边说一边比划:“这样综合治理几十年、上百年之后,才能说一劳永逸。”

    记得后世国家水利部门对黄河采用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加固堤坝方法,其原理借鉴于天府之国的“都江堰”水利工程。

    先在大坝外用沙袋围成一个围堰,然后在大坝上开个洞,水流到围堰之中,水流速度会极大的降低,水中携带的泥沙就会沉淀,然后上层的清水再流回到河里,这样泥沙很快就会把围堰填平,变成一片陆地!等围堰被整个填满之后,再在上面种上生长速度快的速生林,这块陆地就变成了大坝的一部分,速生林还能够提供木材,产生经济效益。

    “就没有一种办法,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导致‘地上河’的原因吗?”叶家有些惆怅。下次决堤还早,但是自己肯定会有孩子,还会有孙子。心里不禁想到:很有可能,在自己有生之年,黄河还会再决堤一次,到时候不知道能活下来多少。

    “这黄河真是名副其实的‘地上河’,每隔几十年就会让黄河流域生灵涂炭。”叶家站在高高的河堤上感叹道。

    现在的黄河从京东南边流入淮河,汇入黄海,导致淮河流域的水量太大,是不是的就闹水患。其实黄河最适合的还是向北入渤海,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淮河流域的水量,还能够灌溉华北平原,一举两得。

    其实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。

    “可以,治理黄河水患是一个耗时长久的工程,必须有人真心的热爱这项事业才能够坚持。既然你愿意,那就试试。”刘信启点头应道。

    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万物之灵,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,就是因为人类会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克服、去改造自然,最终从中受益。

    听了刘信启说的办法,叶家感觉很是震惊,有个成语叫做“作茧自缚”,没想到河流还可以自己做堤坝困自己的河道。

    “若是我们兴汉盟能够彻底治理黄河水患,那将是一件多么伟大的功业,将会造福黄河沿岸几千万生灵。盟主,等神州一统之后,让我去做这件事吧。”叶家面上充满了向往,一看就知道这种要求是发自肺部的。

    “确实,等我们占领了河北之地,治理黄河就会成为兴汉盟的头等大事。”武南接话道。

    这种死循环最终导致,黄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冲破堤坝,然后改道。这一百年向北流入渤海,下一百年可能就向南流入东海了。

    杜充倔河之前,开封这一段的河床已经高出了两边耕地的高度。个别比较严重的地方,高出的高度甚至超过了一丈,最夸张的地方高出近三丈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