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4章 造势-《启复汉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辛亏有金雕通信,有成熟的招兵机制,要不然单单准备工作起码就的一两个月。

    在宣传方面需要宣传部配合,在三份报纸上发布招兵通告,然后详细介绍当兵的待遇。

    后世国家采用公制度量单位,是因为当时西方科学发展远远超过东方,为了能够更好的学习西方科技,与西方先进生产制度接轨,只能改市制为公制,刘信启隐约记得改制是在民国时期,具体什么年份记不清了。

    “我这里压力有些大,目前武器库的冷兵器储量只足够装备六万人,甲胄只能装备两万人,最新式的3828式燧发火枪只有不到一万把,军队中的老式火枪都没有换装完成。对于十二万的巨额数字,缺口太大,三个月之内肯定造不出来。”刘礼升先说出了自己的困难。

    肯定不能立即就将招兵摊子支起来,详细的招兵方案还需要时间向各路各州府布置。

    现在兴汉盟的测量工具精度已经达到了“丝”,一些不重要的零件已经可以委托给民间的私人工厂生产,比如木质枪托、皮质或步质强带等等,后勤部只要检验好质量和精度就好。

    之前兴汉盟就已经决定了,每年春秋两季招募新兵,这次招兵就算是3829年的春季招兵了。

    那就是个单位,并不影响科技得发展和应用。

    将人招进来,就得管饭,为了军容得管穿,集中训练得管住,距离远的州县还得派戍守军接送。

    “原材料肯定也不够。”厂长补充道。

    吃穿住行,一样也不能落下。

    “不够就去买,全兴汉盟采购,派船去江南采购,去金国、高丽、倭国采购,都什么时候了,有问题先想办法看能否解决,别张嘴就问我要,我能变出来不成?”刘礼振训斥道。

    中年妇女不敢继续说话,坐了下来。

    刘礼振知道自己话说重了,只能记着会后找她再谈谈,问题还是得解决,不能耽搁了军服的生产,实在不行,就先一人做两套军服,有的换洗就行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