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何况,家里也不是没肉。 之前许多年进山猎杀回来的肉,都还有一小半没吃,腊肠也才吃了十多斤而已。 “杀了吧,等你坐月子,最少要到明年六七月份,早着呢。” 许多年摇摇头,坚持要嘎了那两只老母鸡。 “家里也没有那么多老帮子喂它们,杀了省心省事。” 之前十一月初的时候,满大街都是大白菜,老帮子可不老少。 许晓倩她们三小只和许舞梅都帮着捡了不少老帮子回家喂鸡。 可是现在已经十一月底了,马上就是十二月份了。 老帮子也消耗得差不多了,再不济就是干了。 两只老母鸡还很挑,太干的老帮子还不愿意吃,还得拿水泡两天,煮开了喂它们才行。 这服务质量,忒高了。 所以,劳资不伺候了,嘎了它们,能省不少事儿。 见他这么坚持,秦淮茹也只好点头。 只是心里感动之余,多少有些遗憾,两只老母鸡,还能生不少鸡蛋呢。 一个晚上,许多年忙着酿糯米酒,在地下室里,居然忙得满头大汗。 为了奖励他,秦淮茹可没少跟他学习知识,进步很大。 等小两口再次躺在炕上,已经是夜里十点多了。 微微有些亢奋的两人,亲热地搂着说悄悄话。 “阿年哥,你刚才差点弄疼我了,哎呀,我的嘴” 撒娇了一会儿,在许多年的哄声中,她又抚摸着自己的肚子,担忧道: “阿年哥,你说现在都三个多月了,为什么我的肚子,还是没有什么变化呀?” “那是因为你胖,所以才察觉不出来的。” “讨厌,人家哪里胖了?就知道瞎说。” “你自己掂量一下,看看这里胖不胖?” “唔,阿年哥~” 秦淮茹的眼角瞬间拉丝,小妮子动情了。 好不容易,许多年才给她灭了火,毕竟她可不适合做填空题。 两人接着又聊起了旁的事情,越聊反而越高兴,因为两颗心靠得更近了。 “阿年哥,你刚才跟爹在客厅里聊什么呀?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?” 兴许是觉得许多年高兴,秦淮茹便忍不住开口询问。 刚问出来,她自己就后悔了。 许多年心底一沉,表面上却笑呵呵地跟她简单说了一下事情,但关于老许可能得了直肠癌的事儿,却隐瞒了起来。 秦淮茹闻言,松了一口气,也笑着应他。 “夜深了,睡觉吧。” “嗯嗯,阿年哥晚安!” 这声音,真的很甜很腻。 搂着秦淮茹的娇躯,许多年也闭上眼睛,准备睡觉了。 心里却有些烦躁。 明明好日子已经朝他挥手,他也快步迎接,做好了准备。 甚至,他最近这段时间,也在身体力行,贯彻着‘谨言慎行’的准则。 可,生活总是那么喜欢开玩笑,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。 说好的珍惜当下,总是要在出了事情的时候,才知道珍惜。 唉,希望是他误诊了吧。 一夜无语,转过天,太阳照常升起,生活的脚步也不曾停歇。 锻炼完身体的许多年,回到家中,洗过热水澡,吃完早餐,提着饭盒就去单位了。 上午,两个小时的会议结束之后,许多年便跟计春耕要了一个假期,然后推着二八大杠离开了单位。 协和医院、同仁医院、第一军医等多家医院,他都去逛了一圈。 有意思的是,他在协和医院居然碰到了一个眼熟的陌生人。 “同志,是你啊,刚才我没敢认出来,上次真是谢谢你了。” 段文君拦住了许多年,再次感谢了一遍。 后者愣神了片刻,然后才笑道: “嗨,我想来了,上次国庆的事儿,您还记着呢?别那么客气,当时还是我大哥喊人,我也没第一时间发现,没帮上什么忙,您上次也谢过了,甭那么客气。” 对方是之前在国庆当天,结束了阅兵之后,被小偷抢钱的女失主。 本来许多年也以为没什么交集了,没想到,在医院里碰见了。 “那可不行,那些钱可是给我父亲治病的钱,要是真的丢了,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。” 摇头说了一句,段文君也没有继续纠结这件事,反而笑道: “对了,这里可是医院,您来这里干嘛呀?” “嗨,我最近迷上了学医,刚好最近学到了一个我比较感兴趣的课题,所以就想来打听一下关于这方面的专家,当面请教一下。” “哦,没想到你还是学医的呀,你是哪个大学的学生呀?” 没等许多年回应,段文君自己突然失笑了: “不好意思啊,你估计都忘了,我叫段文君,是京城大学的一名讲师,同志,怎么称呼您?” 许多年惊讶地看着对方,来到这个世界那么久了,他还是第一次看见活着的京城大学教师。 之前见着的那个隔壁邻居谭老师,不过是师范大学的,而且这人不行。 至于那个张林生,虽然是京城大学的副教授,但人渣一个,不说也罢。 自我介绍了一番,两人简单交流了一下,听到他说起直肠癌,段文君却很吃惊: “你在研究这个课题?” “啊,我觉得这个相对复杂一些,很多地方我都看不懂,所以才来这里请教医生的。” 尽管不知道对方为啥如此惊讶,许多年还是接着说道: “协和医院毕竟是我们京城,乃至全国最厉害的医院嘛,这里有很多很棒的医生,所以我就来了。” 最厉害的医院是没错的,但最厉害的医生可不是在这里,而是在保健局。 不过,协和医院、军医等,应该是拥有最多保健局在职医生的医院了。 全国医术最厉害的那一小撮人,全都聚在了保健局。 这个地方,可不是谁都能进去的。 段文君点点头,神色稍微黯然了一下: “你说的没错,协和医院确实全国最好的医院,医生也是最好的。” “那你努力,我就不打搅你了。” 见状,许多年也没有跟对方再聊了。 只是,看着对方走进了一间病房里,许多年却有些意外了。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,那个病房应该是直肠癌的病房,因为刚才他请教的一位医生,就提起过。 现在的协和医院,有七八起确诊了直肠癌的病例,但因为进口药的原因,现在都在拖着。 其中,那位医生提起了一位病人,就是京城大学的段教授。 跟段文君的聊天,也听她提起过,她父亲生病了,需要钱治病。 那应该就是医生口中的段教授了。 不过,既然是教授,而且还是京城大学的教授,想来应该是不缺钱的。 在五十年代,教授的工资可不低啊。 最高的是一级教授,相当于副省级待遇,有四个档次工资,318元,327元,336元,345元。每个档次差距为9块钱。 二级教授相当于厅局级待遇,工资标准为265元,272.5元,280元,287.5元,每级相差7.5元。 三级教授相当于副厅局级待遇,工资标准为222.5元,229元,235元,241.5元,每档次差距6.5元。 四级教授相当于正处级待遇,也就是沈勃沈院长的待遇了。 工资标准为191元,196元,201.5元,207元,每个档次差距5块多钱。 副教授相当于处级干部副处级到正科级待遇,张林生便是这个级别,也有好几个档次,从133元到177元不等。 讲师相当于正科级副科级干部待遇,段文君便是这个层次了,工资应该是82.5到149.5等不同档次。 因此,段教授父女肯定不缺钱,只要是初期和中期的直肠癌,治好病也是等闲。 毕竟有着百草之王称号的人参,上百年的人参,也就是几十块钱到一百块不等的价格。 对于段教授父女家来说,负担并不大。 更何况,除了工资,教授还有稿酬收入呢。 毕竟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,出书绝对是来钱最多的外快了。 君不见周树人就是这么干的么? 鲁迅当初可是换了不少大学,在南方的中大任教时,虽然仅仅只是任职了三四个月,但月薪可是五百块大洋。 那可是一九二七年的五百块大洋,当时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在京城大学当教授,月薪两百四十块大洋。 同期京城劳工的平均月收入则在十块大洋左右,因此鲁迅的收入是普通人的十几倍乃至几十倍。 除此之外,当时鲁迅一个月的稿费,也达到了三百五十块大洋。 放到二零二三年,鲁迅的月收入就是五六百万人民币。 不过,这些都跟许多年没有太大的关系。 他知道段教授选择的是西医治疗办法,但现在是配合中医治疗,等待进口药一到,就会进行切除手术。 现在还没确定老许是否得了直肠癌,所以,许多年没有急着去了解这些。 再者说了,就算知道了段教授选择了什么治疗办法,又有什么用呢? 每个病人的情况,都不一样,身体状况更是因人而异,用药和治疗办法也需要作出针对性的方案。 从协和医院出来,许多年便准备想办法,把老许带来医院,让医生帮忙检查一下。 同时,还得询问一下,轧钢厂的医疗证,能报销多少钱。 如果是小病,许多年才懒得搭理。 但直肠癌可是大病,老许家里又有三兄弟和两个女儿,怎么着也得商量着来吧? 到时候,少不了要鸡飞狗跳了。 旁的不说,现在老许家和睦的情况,肯定瞬间瓦解。 老大和老二家,肯定会各有算计,比如说你老三赚那么多钱,得你们老三家多出钱。 甚至还会翻旧账,以前给老三供读书到初中,才有了老三现在的飞黄腾达等等之类的事情。 因此,许多年必须得想办法,因为这些事情是肯定会发生的。 到时候别想着有好日子过。 唉! 愁啊! 中午回到家,许多年匆匆吃过午饭,然后提着饭盒回到单位。 放下饭盒之后,便直奔计春耕办公室。 “主任,我得跟您再请个假,情况是这样的.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