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绝望的校园-《创业几何》
第(3/3)页
周围的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网络应用已经从原始的“信息传递”变得丰富起来了。
在中国,百度腾讯阿里刚刚加速超车,赶超三大门户网站。
如果用中国史形容国内1994-2022年间的网络创业环境,那么1995年前后很像夏商周,出现了真正的“王朝”级别的企业。2000年后的环境有点像春秋战国,虽然2003年刚32岁的丁磊成了中国首富,但是国内诞生了不尽其数的互联网创业公司,也出现了大秦级别的企业,早期的bat。2000-2010年间非互联网界也出现了代表性的企业,家电连锁的黄光裕、造车的王传福,还有一堆地产界的王老五。2010年前后就BAT三位老板成为首富,顺利晋级大秦帝国,而且霸屏直至2020年。这十年也有各路创业者跃跃欲试,除了“腐烂”的地产界王老五,互联网界在2015年BAT完成资金积累后形成三大策源地,国内投融资市场一度活跃,新的小弟陆续登场。2020年前后,国内经济结构调整,全球大变局叠加疫情大爆发,TMD虽不及大汉盛况,也有三分气质。
掌握了一些能力后,我便跃跃欲试。根据爸爸的介绍,我得知所有的销售公司都在使用一种叫做ERP的系统,县里刚好有企业需要它,于是我上课时开发了一套。接着就是辅助驾驶系统的研究,似乎地球已经无法拦住我了,我通过网络查阅了上百个车祸现场资料,研究燃油汽车的控制系统,在作业本上开始各种图纸绘制和算术计算。直至舅舅告诉我,那东西需要几个团队才能玩得转,我们家太穷,不要瞎折腾了。
大二时,我在面包板上发明了一种微型的示波器,连接到电脑上就可以数字和模拟源的可视化检测,以及波形存储和分析。同学和老师并不知道我在捣鼓什么,因为他们都在研究二极管三极管模拟电路。不过软件发布到网上后就丢失了账号,电脑也损坏了。
发明创造没有给我带来一丝收益,我想如何能快速来些收入。
除了疯狂的学习,每天晚餐后,当同学们去球场、去约会、去网吧时,我会雷打不动的坐在教室里认真地收看完新闻联播,然后就蹬着自行车上自行车,一路飞奔到十里地外的学生家里做家教。除了有一次险遭车祸外,日子感觉还挺幸福,临近毕业时用挣的钱买了第一部手机。我思考过许多盈利的事情,反思过自己没有成功的原因,不能组建团队运作是其中重要的一个。
遗憾的是,我不能像TMD科技公司的创始人那样拥有良好的学历背景,更没有优质的大学人脉。我的同学在做什么?再扯一个有意思故事:一天,班长招呼一人跑我寝室,满头大汗,说他们的电脑出故障了。情况紧急,不容懈怠,我撂下手头事情,飞也似的跑到他们寝室楼。班长一看我来了,忙解释道:“你终于来了,刚刚我们在看X片,电脑就挂了。”,我先是一怔无语了好久,然后便开始捣鼓,后来才知道那便是大名鼎鼎的熊猫烧香病毒,只是新闻还没报道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