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不过,林牧作为专业的京剧演员,对于勒头这种事也是司空见惯! 当初林牧在后台真的是见过一次勒头狠的人! 那也是林牧第一次跟着戏曲学院的老师到一个剧团的后台去观摩,看到后台一位男演员勒头的情况,看的林牧到今天想起来都是毛骨悚然! 因为在勒头的时候,林牧竟然听到了“硌硌的响声”。 林牧不敢想象,当时后面勒头的师傅到底用了多大的力气,这两人是有杀父之仇吗? 但是,看着被勒头的男演员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,林牧就不由得对他表达了自己的钦佩之情! 壮士啊! 不但是林牧被吓得不轻,不少跟着一起去的同学们也都是被这一幕吓得脸色发白。 林牧将自己代入到这个演员的身上,感觉当年孙悟空被唐僧念紧箍咒,也不过如此吧! 谁知道,那个勒头的师傅表示,别看勒得这么紧,上台是大事,绝对不能出问题了,万一在舞台上掭了,那就麻烦大了! 什么叫掭了? 这个专业名词叫做“掭头”,也就是说演员在舞台上,盔头掉了! 因为盔头是勒在水纱上的,水纱是勒在网子上的,网子勒在头上,这三样哪一个没有勒好,都有可能掭了! 但一般网子和水纱之间不会脱离,因为接触面积大,又都是纤维材质,摩擦力很大。 盔头是由绳子收紧的,自己松开的可能性不大,但盔头的硬质边缘与水纱只是部分接触,不是完全贴合的。 如果盔头没勒紧,你动作大了盔头可能会脱落。 而在戏班的后台,是有着非常明确的责任分担的! 盔头连水纱网子一起脱落,是演员自己的责任,因为水纱网子是演员自己勒的。 盔头脱落但水纱网子没掉,是盔箱师傅的责任,因为盔头绳子在后面,不可能自己勒,是他没勒紧。 在九十年代的时候,京剧花脸大师袁士海先生就出现过一次经典的翻车事故! 当初袁士海先生唱的是《龙凤呈祥》,演的是张飞。 当时,袁士海先生的化妆师没有到,所以就临时请现场的一位师傅给他勒的头! 袁士海先生特意吩咐了一下,让这位勒头师傅一定要勒紧一点。 结果,上台之后,不一会,盔头就掉了! 这个时候,袁士海先生的一句话,成为了“掭头界”的名人名言! “对不起,我勒头去!” 而最让人感觉到传奇的是,前些日子的一场演出中,高仓建,袁派架子花脸的传人,袁士海先生的亲徒孙,在舞台上表演《龙凤呈祥-芦花荡》的时候,饰演的自然也是张飞! 现场出现了一个让人震惊到极点的现象! 由于当时还有现场直播,看到高仓健出来之后,有一条弹幕瞬间爆火! “90年代老海演到这里,掭头了,台下坐着大海都笑了!” 老海说的是袁士海,这大海自然说的是袁士海的大公子,袁邵海先生! 本来都以为是一句调侃的话,但是没想到,接下来,就是在同样的地方,高仓建也出现了同样的失误,掭头了! 简直就是在致敬祖师爷啊! …… 林牧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,摘下了盔头,将头上的带子也接了下来! 林牧忍不住松了一口气! 要知道,勒头虽然难受,但是如果勒完头很快就上台演出,不管是唱还是打,分散了注意力,脑袋就没有那么难受了! 最难受的就是像林牧这样,勒完头之后, 为您提供大神洛邑三十六朝的《京剧大师:我从龙套开始捡属性》最快更新,! 第一百一十八章 舞台奇闻免费阅读:,! 『』 ,最快更新最新章节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