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春 第十八章 凭河暴虎子不与-《天涯仗剑行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正当疑惑时,林乘墉忽听门外雪地脚步声传来,他顾不上这虫子,蹑脚闪身到门边偷眼观瞧。
    只见一灰衣人正在林边观望,身着圆领袍衫,头戴棕色幞头,样貌儒雅,颏下三缕长须。
    正是李延描述中那狍鸮现如今的样子!
    此人果真在此出现了!
    春神大祭之时,狍鸮尚冯河也被面前的热闹吸引住视线。
    襄州城虽近长江,但立春日的习俗却似乎和黄河北的元城县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。
    一样的鞭春牛,祭春神。
    只不过立春时的魏州仍旧是寒冬,河面上冻了厚厚的冰,岸边的柳树上总会有白灿灿的雾凇,孩子们穿着冬袄在雪地里打滚在冰面上嬉戏。
    父亲还会从冰封的河里掏出来好多大鱼炖好,在春祭之后一家人围在热烘烘的炕上大快朵颐。
    一样的热闹,一样的,对未来的期许。
    元城县,是尚冯河的故乡。
    尚冯河原本叫做尚喜,一个务农家庭会给孩子起的很普通的名字。
    父亲是老实本分的庄稼汉。
    母亲娘家原来较为富庶,但得罪了强权,被人设局罚没了家产,连自己也差点被买进了青楼,只得逃亡异乡。
    父亲从山中将落难的母亲救下,二人情投意合,遂结为连理。
    常言道:娶妻娶贤。母亲曾在娘家兴旺时读过书,明事理,有眼界,在她的操持下,尚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,
    天宝初年,尚喜出世。
    奈何好景不长,尚喜七岁的时候,父亲进了折冲府当了府兵,渡过张掖河去和胡人打仗。
    原本府兵三年轮换,但那一年父亲没有回来,只有从西边寄回来的讣闻。
    母亲悲痛莫名,含泪高呼:“公无渡河,公竟渡河!”后将尚喜改名为尚冯河,以示不忘父亲死于张掖河西,期望将来有一天能将尸骨带回故乡。
    天宝十二年,国丈杨国忠凭女势大,一人得道鸡犬升天,众多外戚巧取豪夺,祸害乡里。
    尚家多年来积攒下来的家底又被有心之人谋夺,母子二人清苦数年直至支撑不下去,只得带子改嫁。
    彼时朝廷乱政频出赋税频加,继父体弱,隔年一病呜呼。
    乡里开始流传母亲是灾星之说,到处指指点点。
    尚冯河年幼但刚强,常与长舌之人的孩子们叫骂打斗,以维护母亲尊严。
    他慢慢长大,听母亲讲了前尘旧事,明白了人心险恶,也更加痛恨那些害了自己一家的恶吏强权。
    最终,母亲还是在一片恶毒的指摘声中幽怨的病死了。
    尚冯河变卖了家产,带着一腔愤恨投往山寨落草去了。
    第二年,县里最擅长嚼舌根的几人被人趁夜砍死。
    因为手脚不干净,被衙役觑出线索,山寨都被官府端掉。
    第三年,平日鱼肉乡里的胡县丞被人吊死在家中。
    因为踩点时走漏风声,被举报,差点被堵死在凶案现场。
    此后尚冯河一举一动无不谨慎。
    又过了两年,胡人安禄山拥兵自重,以“忧国之危”、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。
    时,各州郡县承平日久,守军望风即溃。
    带着复仇朝廷及杨国忠的快意,尚冯河也加入了叛军。
    或许那年的春祭祝词也有这一句“既安且宁”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