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栋的阶梯-《天下兄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刘栋一连把这首小诗看了几遍,有一种淡淡的东西在心里弥漫着,这首小诗和石兰一样散发着一种淡雅之气,看得见却又摸不着,在他的眼前飘来飘去。此后,他再看见石兰时,心里就有了一种别样的感觉。

    新闻培训班结束后,他们这拨培训班出来的战士,在科长和新闻干事的带领下,分成三组到师下属的三个团进行采访,算是实习。

    在那次采访中,刘栋有一篇稿子居然上了《解放军报》的二版。他写的是一位扎根边防十三年的老排长,这位排长自从入伍就在边防连,一直到提干,他一口气在边防连干了十三年。在这十三年里,因为交通不便,他只回过两次家。第一次是母亲去世,第二次是因为结婚,如今儿子都四岁了,他还没有看过一眼。儿子每年过生日时,妻子会给孩子照张相片寄给他,他思念孩子时就只能看看儿子的照片。排长的事迹非常感人,刘栋写这篇新闻稿时,自己都被感动得流泪了。

    这篇文章一经《解放军报》登载,这位老排长和刘栋在十三师一下子都著名起来。进出十三师机关的干部战士,纷纷打听谁是刘栋。知道的人就用手去指刘栋,这时的刘栋不是在训练,就是站在哨位上。

    宣传科的魏科长在警通连领导面前不止一次地说过:刘栋这小伙子是个搞新闻的好苗子,你们可要给他的成才开绿灯啊。

    连长、指导员就冲魏科长点头。

    以后,连里果然对刘栋另眼相看起来。熄灯后,连队值班室的门不再上锁了,这是专门留给刘栋的,他可以夹着书本堂而皇之地在里面写作或看书,再也不用躲到水房里去了。

    有时连长或指导员查岗回来,也蹑手蹑脚地来看看他。

    指导员说:刘栋,你是咱们连的才子,有什么困难就说啊。

    刘栋真诚地说:谢谢领导的关心,我觉得这样就挺好了。

    领导就语重心长地说:师领导都知道你,你以后的前途一定错不了。

    刘栋笑一笑,他努力期盼的就是这种结果。这时,他又想起了母亲、哥哥和姐姐,他们为他付出了太多,他现在不仅关心自己,也开始关心起哥哥来。哥哥都二十七了,为了他和这个家,到现在都没结婚。一想起这些,他心里就难受得想用头去撞墙。哥哥每次回信总是说:我的事不急,只要你进步,我们一家人都高兴。

    石兰有时来机关办事,经常会到警通连看看刘栋。师医院离师部还有一段距离,他们见面的机会并不多。有时石兰给刘栋带来一本自己看的书,有时也会向刘栋借书看。石兰每次带给刘栋的书,都用报纸把书皮包了,右下角的位置上清秀地写着石兰的名字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