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劳动力来源有了,便是酿酒作坊与酒坊的选址,这对于混迹长安城多年的两个小公爷并不是问题,只在一天的时间,长安城南郊的一家酿酒作坊就换了主家,在李默力排众意之下,于东市西市各选择了一处用作卖酒的酒坊。 高度酒的成本很高,一斗上好的阿婆清不过只能蒸出一斤低度数的白酒,若是想要让白酒度数更高,耗费的成本只会更多,此酒注定无法向普通民众销售,东市主要供那些不差钱的长安城贵族,而西市的酒坊,则是主要要卖于那些同样不差钱且远走中西两域的胡商,此间利润却是要比东市更加大更加长远。 忙活了整整两天,三人又好生商量了一番,将东西市酒坊开业的时日定在了十五之后。 第三日,李默好好的睡了一懒觉,他的体质虽然特殊,可也架不住两日的精神与肉体的忙活,等着日上三杆才起身洗漱。 洗漱完后,在堂后那棵光秃秃的梨树下,他拿着秃爷未曾舍得用的黑骑长刀,好生活动了一番筋骨,这才觉着浑身舒坦了许多。 适才闻着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,声音轻缓不像是两位小公爷的作风,他道了声稍等,放好横刀后才去开门。 门外是一中年男人,颌上留着一抹美髯须,身上穿着一身青色儒衫,看其一身正气堂堂的神态,应是一饱学之仕。 中年男人见着李默打量自己,温和一笑行过一礼问道:“在下褚遂良,敢问当下可是李默李校尉?” 对于褚遂良三字李默可并不陌生,前世在爷爷与父亲的逼迫下,可没少临摹这位流传于世的字帖,对于这位的生平更是不会陌生,书法一道就无需多说,在官运一途上,其贞观前期官名不大不小,可在贞观后期,累迁中书令,掌朝政大权,在太宗皇帝逝世前,更是被委托与长孙无忌、李世勣共同担当了托孤大臣,可谓是一时显赫人物。 现在别看其只在秘书省做一秘书郎,可其圣眷却是让好些大员都要羡慕,平时少不了要被陛下叫着入宫商讨政事,只是这样一个人物,会来拜访自己这一个小小的宫中校尉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