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6章 一门奇才-《天!夫君是个大反派》
第(2/3)页
龚夫人赶紧来湘王府告诉了芳期这桩奇闻。
芳期一听郑氏竟然效仿她的“泼妇”行迳,倒是很感兴趣:“不知兴国公好端端的尚在人世,他的妻室与姨娘、儿媳们这是为谁服丧?”
“嗐,还不是说湘王殿下不肯为质人,这就是要授予辽国斩来使的把柄呗,兴国公眼看是回不了国,郑夫人才预先着了缟素,击登闻鼓,是为让官家主持公允,一口咬定湘王殿下决意让兴国公为使臣,又打定主意拒绝辽国开出的议和条件,目的就是为了让兴国公送死。”
“外子可是早就说过了,只要耶律齐愿入我朝为质人,他就答应往辽国为质,我这儿都在安顿家人了,谁知道羿将军出使邓州后,耶律齐根本拒绝见谈,总不能邓州仍未收复,我们就先自己送上门为质人吧。”
“王妃就别说风趣话了,哪怕是耶律齐宁愿自缚入卫,湘王殿下也愿意赴辽,官家又怎肯答应这等荒唐的条件,便是大卫的臣民,也绝不会答应眼看着卫国自毁顶梁柱,而今郑夫人这样一闹,那些百姓怎么说的?都在讲兴国公死就死了,死他一个换得两国和平,兴国公也算终于有了点用处。”
“郑夫人确然是杞人忧天了,大长公主而今虽还没有抵达临安,不过已经平安经行了关中抵达卫域,而羿枚叛事所余那六个逆首,均已服诛,附逆的籍兵也纷纷逃散,他们多少家眷尚在原籍,必不敢再与朝廷对抗的,无非是亡命域外,终生都只能隐姓埋名求个苟活而已。这样的情势,辽国若杀卫使,无异于宣战,可辽国如今的兵力怎么也难敌卫、夏两国联军,兴平国必会毫发无损归国,郑夫人啊,也不知是关心则乱还是受了什么居心叵测之徒的怂恿。”
“郑夫人自己在丽正门前说的呢,她求的是官家立即罢黜湘王殿下,将征复邓州之事另授予沈炯明和金敏,沈炯明也就罢了,目下倒还是政事堂的相卿,那金敏算什么?虽能位列朝班,可根本就无权议判军政大事,郑夫人不是受了他们两个的煽动是什么?她这样一闹……就算兴国公毫发无伤的回国,等着的也是投敌叛国的问罪。”
“我这一天天的,就连应酬都忙不过来,这样多的官眷求见,着实也并非光为了攀交,皆因旧岁的九地兵叛紧连着今年的邓州失陷,朝中不知有多少官员忧心忡忡,于是才打发了家里的女眷来问个究竟,我总得要安抚他们不需要惊虑,否则连官户都人心惶惶的,百姓们岂不更得焦虑了?
人心定了,日常照旧,才不会让奸商趁机囤积粮帛药材等日常所需,商市里物价持平,百姓才不会担心无法糊口,我这头忙碌,外子更是好些天都不曾着家了,我真还不如夫人你更熟知朝堂的情势,比如郑夫人今日这一场闹……我就不指望外子能着家了,更不晓得他怎生应对。”
芳期虽说唉声叹气,但脸上却一点不见愁闷。
龚夫人也不介意芳期这一目了然的装模作样,还能笑出来:“郑夫人毕竟是官家的舅母,湘王殿下总不能呵斥她在丽正门前撒泼,当然是要禀知官家的,我也不知官家跟郑夫人说了什么,只晓得湘王殿下遣了羿将军去接应兴国公回国,又……官家与外子说,连政事都全权授托给了湘王,只讲从今日始,大朝常朝依旧,但由湘王代为理政了,若遇政令改革颁发,还是以诏书为准,举兵之事也得圣诏及军符共发。”
羿栩彻底交权了。
芳期却一点都不觉得意外。
她送走了龚夫人,便亲自下厨操持了一桌酒菜,为贺晏大王的计划又再推进了关键的一步。
而就在郑氏一身缟素的擂响国朝最大的一面登闻鼓时,宫里头宸妃又与芳舒来了一场“邂逅”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