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一章 生祠闹剧-《血色大明之末世中兴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李羡之无法,只得辞了出来,徘徊着回了平湖。贺泰安与赵文徽接着,打听情形。李羡之一一说了。
    赵文徽道:“这就是了,但凡与银子相干,郝府台是绝不肯让一分一厘的,何况是几千两。看来平湖百姓这一劫是难躲了。”
    李羡之此时亦是余怒未消,恨恨道:“拼了这七品乌纱不要,我倒要为这一县百姓强项一回,看他能把我如何!”
    赵文徽忙道:“大人切莫意气用事,要是因此被参掉了官,再用一个谄媚之辈来,莫说此次平湖百姓的灾不免,就是将来也难免处于水深火热中了。”
    贺泰安亦道:“赵典史言之有理,况且阉党整人的手段历来狠辣,若与之强抗,恐生不测。”
    李羡之这时气也小了,便道:“如二位所言,该当如何?郝某人催的紧急,恐怕拖不许久了。”
    贺泰安与赵文徽一时也失了主意,苦苦思索对策,终不得要领。良久,就在三人沉默之时,忽一人不及通报便撞进门来。
    三人一齐抬头看去,却是韩钏,正上气不接下气乱叫“不好了!不好了!”
    李羡之作色问道:“何事不好了,以致如此冒失?”
    韩钏又连喘了几口气才道:“又闹贼了!”
    一旁赵文徽急抢着问道:“哪里闹甚么贼了?你快讲清楚!”
    韩钏道:“是海盐的渔民,为了抗‘生祠饷’,与官府争执了起来。海盐知县率人弹压,将其赶下了海,已很有日子了。因怕上峰怪罪,未敢奏报。日前有商船被劫,如今才满街的嚷嚷开了。”
    李羡之也忙问道:“可曾到本县境内?”
    韩钏道:“只听说劫了几艘私自出海的商船,并不曾听说上岸,不过时间久了,就难料了。”
    李羡之免不得摇头叹气一番,再命赵文徽将衙役土兵收拢起来,四处哨探巡逻,保境安民。方安排完了,贺泰安忽道:“此番一闹,倒未必不是一件好事。”其中到底是何缘故,请看下章。		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