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七章生意的事-《直播之我的大唐不正经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早就知道世家早晚会找上门来,但他们找来的时间比李川预料的要晚很多,方式也和缓许多。

    虽然不知道原因,但李川能想到这里面肯定有李世民的施压,要是没有李世民保护他,估计他早就被那群如狼似虎的世家给吞掉了。

    那是真的利益至上的家族,看他们完全不顾大唐的利益,只顾着往自己家里搂钱,就能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。

    这样的家族中,就算真的有那种意志清明的,愿意为大唐为重的人,也会被压迫下去,要么他们拿不到家族的权力,要么就是扛不住压力,与其他人同流合污了。

    李川想的就是,怎么能在满足世家胃口的同时,还能对大唐做出点贡献,最好是能改变一下世家的态度。

    可是这太难了!想到头痛也想不出什么三全其美的方法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过了多久,李川突然猛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,他为难自己干什么,提出几个建议让那些世家自己去选吧。

    至于赚还是赔,那跟他有什么关系?至于对大唐做贡献,李川只是一个官员罢了,他负责好自己那一块不就行了,怎么就改不了咸吃萝卜淡操心的毛病呢?!

    让他想想,自己现在还有什么生意可以做的。

    嗯,收羊毛做衣服,养牛吃肉,诶?这时代有奶牛吗?是不是得去其他国家找?若是可能的话,养些奶牛也好啊。

    话说,他来了这么久,还真没喝过大唐的牛奶,一般来说,大唐人就算喝,也是喝羊奶,只是膻味有些重,大家都不太喜欢喝。

    其实李川也不怎么爱喝牛奶,只是大唐没有其他的饮料,对比来看,牛奶就显得可爱多了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草原上能产生的利益,李川相信哪怕他不说,那些世家也能看明白,只要不傻,他们就不会放弃这一部分利益。

    再说了古代人嘛,买地那简直就是一种执念,跟现代人买房的执念也差不了多少。

    那么刨除草原后,他还有什么生意呢?

    李川又想到了跟许敬宗提过一次的剧院,那次许敬宗没搭茬,他也没再提,于是就不了了之了。

    但现在想想,这个还是有可行性的,需要的资金世家完全能拿出来,而且还能丰富大唐人民的业余生活,并为他们增添无数的饭后谈资。

    李川在纸上记下这一条,弄个剧院他就可以把很多故事拿出来,排成话剧让大家看,想想也挺有意思的。

    若是建议的好一些,没准还能用来开音乐会。

    李川托着下巴,琢磨着要不要把发电机也弄一套过来,然后再弄音响什么的。

    想来,如此一来,想不赚钱都不太可能吧?!

    想到发电机,他就心抽抽,过年时他一狠心,就真的把发电机给买了下来,然后送到了匠作监,还慎重的跟李世民强调了这东西的重要性,让那边的工匠尽量仿制,哪怕就是仿制不出来,那么他也有一个要求,那就是怎么拆开的,就怎么装回去。

    结果过了大概半个月,他去了一趟匠作监,想看看工匠们研究的进程。

    他看到了什么?一堆的零件,当时他就发出了灵魂拷问。

    这还能装回去吗?啊?还能吗?!

    没人回答他,甚至都没有人敢与他对视。

    破案了,没人能装回去,他的发电机,彻底死了。

    既然已经死了,那就发挥最大的作用吧,让工匠们继续研究。

    他只要最后的成果,哪怕两年后能弄出一个简易版的也行啊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李川叹了口气,就当他的五十万直播币打水漂了吧。

    心好痛!

    从过年到现在,他才攒了差不多十万的直播币,再想买一台发电机,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狠下心。

    摇了摇头,李川在剧院两字上画了一个圈,待定!

    那么还能有什么生意呢?让他想想。

    衣食住行,这是所有人都离不开的,做生意往这四个方面发展总是没错的。

    衣嘛,大唐人现在最需要的是棉衣,但是木有棉花,这真是一个杯具。

    等着大唐的棉花能够用,那至少要五年以后。

    现在李世民已经安排人去专门种棉花了,可他总不能把所有的耕地都用来种棉花,所以五年之内,老百姓都别想穿上棉衣了。

    食嘛,大唐的酒楼还是不少的,小吃地摊也不少,李川觉得这方面,他有一个连锁酒楼就行了,再不参与。

    至于住?这个?他不太懂大唐的住宅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