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章 打击走私,不破不立!-《嘉靖承明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但如今,天下到底是官进民退,还是民进官退,决定权不是在朕手里,是在权贵官绅们手里。”
    “他们要是能接受新的钞关税,不罢市,那这供销铺自会形同虚设,朕会让其参与竞争,不使其垄断行市。”
    “但他们要是不接受钞关税,执意罢市逼朝廷妥协,那就只能让官营铺子挑大梁!进而卖货卖粮于民,承担商业之作用,让银元先在各衙门之间流动起来。”
    “至于这样做以后,贪污腐败加重,那就只能学太祖从严治贪!”
    “总之,严治还是宽治,非朕所愿,是看天下权贵豪绅有没有半点体贴朝廷、体贴天下百姓的心思。”
    朱厚熜说到这里就看向费宏等大臣:
    “你们觉得朕就愿意独治吗,愿意把天下事都管了吗,怕让权于地方吗?”
    “但凡,真要是权贵士绅们能在地方把自己一亩三分地管好,别整得饿殍遍野,流民四起,朕才不愿意操这么多心,累死自己呢!”
    “无为而治,黄老之道,朕也想效仿!”
    “可事实却是,皇权到不了的地方,内斗反而更严重,哪怕一个乡,都会因为争水发生几个村的械斗,从而导致上千人死于非命的情况出现!”
    朱厚熜随即看向这三位大臣:“你们说,是不是?”
    “陛下说的这个,臣深有体会,臣在南赣剿匪期间,就发现民匪不分情况很严重!”
    “很多百姓在本乡为民,在彼乡为贼的情况十分常见,臣因此请旨实行保甲制,让官府可以管到乡以下,才让贼灭民增。”
    王阳明这时说起自己的实际经验来。
    朱厚熜因而颔首,且看向王阳明:“那大冢宰既然亲历过地方,可知道为何会如此?”
    “以臣愚见,还是民不富所致。”
    “譬如,陛下说为争水而械斗之事,那是因为若不争必全村饥荒。”
    “民若富,自会知礼好仁!可使民富比使国富还难,眼下加征钞关税、免竹木抽分,就在于为使民减负而国用足才导致如此困难重重。”
    王阳明回道。
    朱厚熜知道王阳明的意思就是:大明百姓人均资源太少,才是导致底层互害互斗,乃至统治阶层也内斗严重的症结所在。
    而人均资源太少……
    一是分配出现问题;
    二是生产力长时间没有显著进步;
    三是中华文明如今也没有了对外开发新资源的动力。
    在朱厚熜看来,王阳明作为这个时代的士大夫,能认识到民不富才导致让权分权不具备现实基础已经属于很不错。
    甚至……
    王阳明愿意承认则也算是更加不错了!
    因为这个时代的很多士大夫往往会因为私心而选择装瞎当鸵鸟。
    所以,朱厚熜在王阳明说后就非常高兴地笑着说道:“大冢宰说的很对,朕为天子,不求别的丰功伟业,只为三件事:富民、富民,还是富民!只要能富民,什么手段都可以使用!”
    朱厚熜这话一出,费宏脸色顿变。
    朱厚熜注意到了费宏的神色,也就问道:“元辅可有话要说?”
    “陛下既如此说,那臣请开海,非如此不能富民!”
    费宏拱手言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